

都市漁業異軍突起 形成新型產業格局
雙擊自動滾屏 日期:2009-10-6 瀏覽: 次 來源:四川生態網
——全國都市漁業發展研討會暨“第五屆中國都市漁業論壇”在成都舉辦
2007年10月11日至14日,由農業部漁業局主辦的全國都市漁業發展研討會和中國漁業協會主辦的“第五屆中國都市漁業論壇”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功舉辦。全國有19個城市的40多位漁業部門代表參加了研討會和論壇。農業部漁業局養殖處和中國漁業協會秘書處共同主持了全國都市漁業發展研討會暨“第五屆中國都市漁業論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紅梅、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孫喜模與會并致辭。
都市型漁業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漁業產業。過去,漁業生產的主要目的是生產水產品供應市場,解決吃的問題。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水產養殖業已不僅局限于提供食用水產品,其觀賞、休閑、娛樂、保健、美化環境等功能不斷擴展。首先是食用多樣化,種類繁多的水產品在不同層面上滿足了消費者飲食多樣化的需求。其次是集垂釣、旅游、餐飲為一體的養殖休閑娛樂功能迅速擴展。各地城市周邊和江河湖泊水鄉旅游區蓬勃興起的休閑漁業正以不可阻擋的態勢包圍城市,成為居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第三,水族觀賞漁業發展方興未艾,成為漁業新的增長點。觀賞魚養殖帶動了水族業的發展,并成為我國現代家庭消費的新時尚。觀賞魚正在走進居民小區、庭院、賓館、飯店,成為人們美化生活、美化環境的點綴。水產養殖業功能的擴展,適應了小康社會建設的要求,必將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都市漁業的發展,充分利用了城市發展快、都市人休閑欲望強等特點,近年來發展迅猛,漸漸形成效益高、特點突出的漁業新產業格局。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以來,隨著城市經濟快速增長,都市居民收入不斷提高,生活方式也隨之改變,從溫飽階段發展到對食品安全和質量的重視,追求賞心悅目的休閑環境,喜愛到郊區農村體驗生活、休閑度假等觀光娛樂活動。既能發展漁業生產、又重視漁業生態及多種功能的現代都市漁業,把水產品消費、旅游觀光、水族觀賞娛樂等有機結合起來,適應了都市居民的消費需求,也將成為漁業率先實現現代化的重要領域。據都市漁業發展快的城市參會代表介紹,發展都市漁業至少有五個方面的顯著效益:一是投入相對較少,見效快,有利于提高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二是容易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安排就業容量大,有利于優化漁業產業結構;三是有利于充分利用現有漁業設施,充分發揮漁民的專業技能;四是有利于推進漁區漁村環境整治和家園美化,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五是有利于提高漁民素質,促進漁區對外開放和城鄉交流,繁榮漁區經濟,提高漁業和漁區的知名度。在都市漁業發展中,盡管存在因為城市建設致使養殖面積縮小等問題,但隨著養殖功能的不斷擴展,都市漁業發展迅速。與國外相比,我國的都市漁業仍然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潛力非常大。很多城市的都市漁業產值都已經達到數億元甚至數十億元,僅廣東的觀賞魚銷售一項,就超過100億元人民幣。都市漁業實現了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的有效結合配置,對提高漁民收入,發展漁區經濟,推動漁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針對我國地域狀況千差萬別,各地經濟狀況也各不相同的實際情況,如何因地制宜地發展壯大都市漁業,與會代表紛紛建言獻策,就都市漁業定位、指導原則、規范管理、政策支持、規劃和標準制定、與城市建設相協調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會議認為,這些經驗和建議對以后如何更好地發展都市漁業,如何解決都市漁業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以及對正要制定的《水產養殖業發展綱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關鏈接

信息搜索

推薦信息

熱點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