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mwu7z"></th>
  • <tbody id="mwu7z"><noscript id="mwu7z"></noscript></tbody>

  • 
    
    <em id="mwu7z"></em>
    <tbody id="mwu7z"><pre id="mwu7z"></pre></tbody>

    <tbody id="mwu7z"><noscript id="mwu7z"></noscript></tbody>
    您目前的位置:首頁 > 生態旅游 > 動態信息 > 正文
    寶興縣大力發展森林康養產業 夾金山紅色熱土綻放綠色新顏

    雙擊自動滾屏 日期:2021/9/14 瀏覽: 次 來源:四川生態網
     
    近年來,寶興縣利用優質的森林資源為大眾提供康養服務,推動全域旅游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一、堅持生態優先,保護本底綠色資源。森林生態是森林康養產業的基礎,寶興縣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和“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通過20多年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和退耕還林等生態工程,厚植綠色本底,全縣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生態系統穩定,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提高,F森林面積達333.56萬畝,覆蓋率71.39%,保存有國家重點保護獸類27種,國家Ⅰ類9種,如,川金絲猴、大熊貓、雪豹,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8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30種,國家Ⅰ級6種,國家Ⅱ級24種,蕨類植物及種子植物1837種,中外科學家先后在寶興發現并命名了153種動植物新種,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將資源優勢轉化為森林康養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
    二、盤活多樣資源,彰顯自身特色亮點。寶興縣因地制宜,依托優越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森林資源、多樣的森林景觀,發揮森林生態功效,突出自身特點。其中,空氣負氧離子含量可達30000個,空氣清新,氣候溫潤,純天然無污染的高山森林食品等,為開展森林康養基地提供了先天條件;四川首屆森林康養基地、全國森林康養基地青衣江源,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神木壘景區,“亞洲通達最好的360°觀景平臺”達瓦更扎景區,擁有全國最大野生桂花群落、紅葉觀賞區東拉山景區等,豐富了森林康養項目和產品;位于全國第一只大熊貓發現地、四川三條大熊貓精品旅游線路之一的鄧池溝景區,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嘉絨藏族聚集地磽磧藏寨,更升華了森林康養產業的品位和內涵。
    三、完善基礎設施,提高康養服務水平。寶興縣加大硬件設施建設力度,為森林康養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產業繁榮創造良好環境。積極推動森林康養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7億元,完成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項目(二期)、寶興縣城鎮基礎設施項目河濱走廊等一批項目建設,顯著提升康養旅游所需基礎設施。寶興縣共計投入資金20余億元,打造了神木壘、東拉山、鄧池溝、空石林等國家4A級景區6個,建成了紅色體驗式教育、黨性修養教育基地夾金山干部學院,國家森林康養示范基地1個,國家森林養生基地1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4個,市級森林(竹林)小鎮5個,培育了省級森林康養人家8家,市級森林康養人家14家,更將寶興縣打造成四川生態旅游十佳縣,滿足游客對康養旅游休閑度假等各種需要。
    四、跨域聯合發展,豐富產品文化內涵。寶興縣充分發揮森林康養在保健養生、健康養老等方面的作用,以“生態”“休閑”“健康”為三大主題,以森林養生、森林運動、森林旅游、森林美食、森林體驗和自然教育為切入點,充分發揮優質森林資源的養身、養心、養性、養智、養德“五養”功效,積極整合林業、衛生、旅游、文化、體育、環境、交通、民政等多個行業部門,有機融合餐飲住宿、景區酒店、交通運輸、地方特產、醫療保健甚至房產開發等周邊產業,實現跨產業融合,形成產業集群。將生態文化與民俗文化、紅色文化有機結合起來,豐富產品文化內涵,游客在康養過程中,領略當地的風土人情,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打造出集“旅游+休閑+養生+度假+養老+教育+運動”為一體的全國森林康養試點示范基地。
    五、普及教育宣傳,增強公眾康養意識。寶興縣堅持把生態文化培育作為提升生態文明水平、培養森林康養意識的重要抓手,樹立全民生態文明觀、道德觀、價值觀,增強對回歸自然、教育體驗、健康養生的認識和需求,講好熊貓老家故事、夾金山紅軍長征故事、生態旅游脫貧攻堅故事,傳播寶興森林康養聲音,打造好大熊貓品牌,助推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成功打造了大熊貓起源館、大熊貓文化宣教中心、蜂桶寨自然生態博物館等一批科普宣傳基地;配合編制完成《熊貓老家》《美麗寶興》等本土教材;協助舉辦大熊貓生態旅游節、紅葉節、紀念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等大型活動,現正籌備承辦2021年“兩節一周”活動。人人保護生態環境、人人重視健康養老、人人參與森林康養,已成為全縣人民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2020年,全縣累計接待森林康養、生態旅游游客90余萬人次,綜合收入70010萬元,占全年林業總產值的74.23%。
     
    相關鏈接
    信息搜索
    推薦信息
    熱點信息
    无码精品日韩专区第一页
    <th id="mwu7z"></th>
  • <tbody id="mwu7z"><noscript id="mwu7z"></noscript></tbody>

  • 
    
    <em id="mwu7z"></em>
    <tbody id="mwu7z"><pre id="mwu7z"></pre></tbody>

    <tbody id="mwu7z"><noscript id="mwu7z"></noscript></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