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mwu7z"></th>
  • <tbody id="mwu7z"><noscript id="mwu7z"></noscript></tbody>

  • 
    
    <em id="mwu7z"></em>
    <tbody id="mwu7z"><pre id="mwu7z"></pre></tbody>

    <tbody id="mwu7z"><noscript id="mwu7z"></noscript></tbody>
    您目前的位置:首頁 > > 濕地動態 > 正文
    我國濕地生態狀況持續改善

    雙擊自動滾屏 日期:2022/1/27 瀏覽: 次 來源:四川生態網

    各地濕地公園達1600余處
     
    今年是中國加入《濕地公約》30周年。30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濕地保護修復,濕地生態狀況持續改善。中國以全球4%的濕地,滿足了世界1/5人口對濕地生產、生活、生態和文化等多種需求,為全球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貢獻。
    據介紹,中國濕地保護經歷了摸清家底和夯實基礎(1992—2003)、搶救性保護(2004—2015)、全面保護(2016—2021)三個階段,隨著濕地保護法出臺,濕地保護將進入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階段。
    近年來,我國法規制度體系日趨完備。2021年底出臺濕地保護法,28個省區市先后出臺了濕地保護法規。濕地保護法將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保護管理體系初步建立。中國指定了64處國際重要濕地,建立了602處濕地自然保護區、1600余處濕地公園和為數眾多的濕地保護小區,濕地保護率達52.65%。工程規劃體系日益完善。2003年,國務院批準發布了《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2002—2030)》,陸續實施了三個五年期實施規劃,中央政府累計投入198億元,實施了4100多個工程項目,帶動地方共同開展濕地生態保護修復。調查監測體系初步形成。中國是全球首個完成三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的國家,國土三調正式將濕地列為一級地類。對外履約不斷深化。中國作為《濕地公約》常委會成員和科技委員會主席,為全球生態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2005年,我國啟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經過16年的發展,國家濕地公園通過“試點制”“晉升制”等設立方式,總數已達899處。國家濕地公園屬于我國自然保護地體系中的自然公園范疇,有效保護了240萬公頃濕地,帶動區域經濟增長500多億元,約90%的國家濕地公園向公眾免費開放,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色空間。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鏈接
    信息搜索
    推薦信息
    熱點信息
    无码精品日韩专区第一页
    <th id="mwu7z"></th>
  • <tbody id="mwu7z"><noscript id="mwu7z"></noscript></tbody>

  • 
    
    <em id="mwu7z"></em>
    <tbody id="mwu7z"><pre id="mwu7z"></pre></tbody>

    <tbody id="mwu7z"><noscript id="mwu7z"></noscript></tbody>